风云直播

homepage>> 足球news

足球news

从“90分钟”到“24小时”:苏超踢的不只是球,是GDP

publish_date2025-06-26 足球news
苏超踢到现在,哪还有人关心比分?这是场把球赛踢进市政府会议室的秀,从南通到常州,谁不是一边比赛一边算账。足球成了各地文旅消费的“发动机”,看球、吃饭、住店一条龙,江苏这是要把绿茵场变成收银台。
从“90分钟”到“24小时”:苏超踢的不只是球,是GDP

<p>别再用“足球联赛”这四个字框住苏超了——这根本是一场城市流量大战,主打一个“白天踢球,晚上赚钱”。当其他地方的联赛还在纠结谁当射手王,江苏已经在琢磨一张门票怎么带动餐饮、住宿、零售全面起飞。</p><p>盐城、南通、徐州轮番登场,不是在争榜首,而是在比谁更会玩热点。输球了?无所谓,周边商品先卖个上万件;踢平了?更妙,地域梗直接炒热社交平台。别说球迷了,就连看热闹的“吃瓜群众”也能被拉下场。</p><p>“全域主场”?翻译一下,就是城市哪怕没球场也得给我围一波热度。直播、打卡点、景区夜游通通安排上,白天看球,晚上撸串顺手买点特产,这场面比五一黄金周还热闹。</p><p>你以为“十三太保”在踢球?他们是在拿城市当舞台,拿足球当引子,打的是“地方经济突围赛”。有政策,有补贴,有IP营销,有联动促销,江苏干脆就把文旅体商做成一张“大拼盘”。</p><p>这还不止。政府这次不再站C位,而是甘心在幕后搞“神助攻”。从会议部署到落地执行,不到一周,江苏13市像开挂一样全员上线:送消费券、搞限时折扣、做网红玩法,全力以赴不带喘气。</p><p>当然,也不是没有翻车的地方。比如常州,输了球,粉丝直接开喷“输急眼了开始作法”,但人家转头推出“恐龙妹妹”IP,玩偶三天破万销量,用实力证明一句话——球可以输,生意不能断。</p><p>这场“苏超经济学”最狠的一点,是它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有参与感。B站剪辑神曲、UP主编段子、网友互黑互捧,全民都在玩梗造梗,连不看球的都开始翻门票准备下单。</p><p>从“看球”到“逛城”,从“吃饭”到“买单”,从“早茶德比”到“万亿对决”,苏超干的事,不就是把原本90分钟的对决,拉长成24小时的消费闭环?</p><p>这波操作有多狠?看看后面的动作就知道了——常州搞“门票抽理想汽车”,南通设34个“第二现场”直播点,扬州发消费券不带停的……地方财政直接押注苏超,赌的不是一场球,而是一座城的烟火气。</p><p>最后留个问题:苏超的这一套,别的省份能抄吗?你要有人、有场地、有文旅资源,更重要的是有个不瞎指挥的政府,肯“放手”,也敢“助攻”。别看江苏平时“散装”,真干起来,全省像装了同一个芯片。</p><p>一句话总结:别人踢球是为了争冠,江苏踢球是为了激活城市,把绿茵场变成拉动GDP的“发动机”。这才是真正的“全域主场”,这才叫用脚踢出来的经济学。</p>